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明第一贪官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大明第一贪官 第688节
      正如这名经验丰富的锦衣卫所料,
      吴用在得知这里有很多,因为不愿意与胡惟庸他们同流合污,遭到贬谪的文武将官之后,脑子里就有了这么一件,他自以为是为了叶大人好的事情。
      他在和沈婉儿说明之后,沈婉儿也觉得是为了叶青好。
      就这样,他们直接瞒着叶青,就把这件他们以为是为叶青好的事情,给干完了。
      几天之后,被派去灌县的两名锦衣卫,也回到了成都府。
      四名便衣锦衣卫,把他们的所见所闻进行汇总之后,就有了新的行动。
      那便是两人继续留守,两人快马回京禀奏!......
      第539章 :朱标的逆子梦没了,朱元璋乐极生悲了,锦衣卫还有一事禀奏!
      半个月之后的上午,沐英和朱棣派出的驿兵,就先后抵达了应天府。
      才下早朝的朱元璋和朱标,也是一路向御书房走来的同时,也在为今天的事情争论。
      他们父子就是这样,在一件事情上如果想法不一的话,就非得争个‘你死我活’不可。
      “我说朱标,你以前怎么没这么强势?”
      也就在他们快要拐角之时,朱元璋突然驻足问道。
      朱标也只是淡笑着说道:“我说朱......”
      下一瞬,朱标便当即转变话风道:“爹,以前你天天除了朝堂就是御书房,甚至连寝殿都害怕,不是,都不想去。”
      “我一直是从旁协助,不怎么决策的人。”
      “现在你懂不懂就微服私访,大多事情都是我在以你的名义决策,你回来复查之后,也没说过什么。”
      “直到现在,你甚至从来都不复查我做的决策!”
      “这不是就是你对我的认可吗?”
      “既然如此,我觉得你的决策有问题,又为什么不能据理力争呢?”
      但与此同时,他也心中暗道:“叶大人的外放文官,已经是当到头了,要是再升官,就只有进京了!”
      “此一时,彼一时也!”
      也就在朱标如此思索之时,朱元璋也一改往日面对叛逆儿子之时,暴跳如雷的作风。
      他不仅不生气,还反而微微一笑道:“好儿子,你刚才说‘我说朱’,朱什么呀?”
      “朱元璋,还是朱重八?”
      “身为大明太子,不要说话说一半,有本事就全部说出来!”
      朱标只是眼珠子那么一转道:“我除了是大明的太子之外,还是您的儿子啊!”
      朱元璋看着此刻,如此注意细节,快速由‘你’变‘您’的朱标,也只是嘴角那么一抽,同时还心中暗道:“算你小子反应快。”
      “......”
      就这样,二人继续开始一边走,一边进行国策争论。
      终于,二人在跨过御书房大门之时,在这件政事的决策上,达成了一致!
      可也就在此刻,值守在此的太监,手持两道密封完好的秘奏道:“启奏陛下,西平侯和燕王殿下的秘奏都到了。”
      “同时到的?”朱元璋诧异道。
      与此同时,朱标也诧异道:“又是同一个驿兵?”
      值守太监看了看二人之后,也做了一个他认为最为合适的选择,那即是不分先后,全部一起回答。
      值守太监恭敬道:“不是同一个驿兵,不是同时到的,但也相隔不足半个时辰。”
      二人点了点头,朱标接过奏疏,就和朱元璋一起往御书房里走,还同时随便给了朱元璋一封。
      值守太监的位置,由朱元璋的常侍太监接替后,他就懂事的从外面关闭了大门。
      金龙盘绕的穹顶之下,
      朱元璋和朱标二人,也都没有往龙椅上坐,只是随意的坐上了徐达和胡惟庸来时,坐的左右首位。
      他们用似有诧异的目光看了看彼此之后,就同时拉开信封,看起了秘奏。
      也就是打开秘奏的同时,他们才知道各自的手里,到底是谁的秘奏。
      朱棣秘奏内容:“启奏父皇,师父说‘他这辈子就是为你而活’,他说话之时,言辞坚定,表情认真,不像有假!”
      朱标看到这里,先是面露欣慰之色,可紧接着就皱起了眉头。
      “不好,”
      “这才是叶大人的内心真实想法,只要他一到奉天殿,只要他一看到昔日的‘郭老爷’就是皇帝陛下,他一定跪得比谁都快。”
      “他负责气我爹,我负责保他命的大计,泡汤了呀!”
      “......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朱标再看朱元璋之时,就又换上了曾经毕恭毕敬的表情。
      而此刻,朱元璋却是津津有味的品味着沐英的秘奏内容。
      “启奏陛下,叶大人说‘他这辈子就是在为你而活’,言辞恳切认真,表情坚决肯定,不像有假......”
      “另外,臣与叶大人相处到现在,深感陛下和娘娘的英明,臣确实应该以叶大人马首是瞻,叶大人也确实能人所不能。”
      “请陛下放心,臣一定好好配合叶大人施政,一定要人给人,要兵给兵。”
      “最后,臣还是想叫您一声父皇,叫娘娘一声母后。”
      “儿臣朱英,稽首再拜!”
      看到这里,朱元璋为这个在执行皇命,还不忘记父母大恩的义子,而感到欣慰。
      当然,他更为叶青说的那句话,而感到高兴和骄傲。
      尤其是他在联想到,叶青当日在船上,偷偷写的那道,现在还没给他说过来的,尽是‘忠孝仁义’的秘奏之后。
      现在的他,可以说嘴角上翘的角度之大,只怕连西楚霸王复活,都没办法给他矫正。
      可紧接着,他也突然如遭雷击一般,直接就瞪大了眼睛。
      “马首是瞻?”
      “要人给人不说,还要兵给兵?”
      “......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他那高高向上翘起的嘴角,突然就直接耷拉了下来。
      终于,此刻位于穹顶的金色龙头之下,大明的两条金龙,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一脸的愁容。
      很快,二人就互看了彼此手上的秘奏。
      这一刻,他们开始对叶青那句‘这辈子就是在为朱元璋而活’,有了些许的怀疑。
      按理说,两大钦差齐齐上奏一件事情,再加上有尽显‘忠孝仁义’的秘奏佐证,他们不应该有丝毫的怀疑才对。
      可也正是因为证据太过充分,才让叶青有了‘作秀’的嫌疑。
      尤其是朱元璋,更是心中暗道:“他会不会是故意说给沐英和咱指派的钦差‘郭四郎’听?”
      “然后,利用他们的秘奏,来麻痹咱?”
      “而他的最终目的,就是为了让沐英信服他,也让咱放心沐英全力配合?”
      “......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朱元璋也是再次陷入了两难。
      他想要朱标给他意见,可朱标也拿不准这件事,毕竟关系重大。
      没有办法,拿不出主意的朱元璋,还是请来了他不想过多麻烦的马皇后。
      马皇后看过二人的奏疏之后,便坚定如铁道:“重八,你多虑了。”
      “就算他是为了让沐英信服他,也让你放心沐英全力配合,他也不是为了造反。”
      “我看得出来,他是发自肺腑的看不起你这皇位!”
      朱元璋只是嘴角那么一抽,一句‘说得咱这皇位,狗都不想坐似的’。
      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,常侍太监又从门外禀奏道:“陛下,负责监视叶大人的锦衣卫回来了。”
      很快,这名口才稍好的锦衣卫,就来到了他们一家三口的面前。
      这名锦衣卫看见他们一家三口之后,完全没有让皇帝屏退左右的想法,直接就开口汇报了起来。
      “启奏陛下,娘娘,太子殿下,”
      “叶大人获准搬迁之后,并没有立即搬迁,只是派出很多人,在灌县放风,说四川布政使司衙门,即将搬到灌县。”
      “灌县县衙,可以说是所有人都在配合放风。”
      “没几天的时间,这件事情就在灌县闹得沸沸扬扬,百姓们都说如果叶大人可以做到,他们就以叶大人马首是瞻!”
      “看叶大人这意思,应该是还想等一段时间再搬迁!”
      三人听着这话,当即就知道了叶青的用意。
      因为他们在叶青这里领教他的‘舆论’大法,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,这是叶青快速获得民心的方法。
      而且,这个方法还屡试不爽!
      锦衣卫离开之后,马皇后就看着朱元璋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重八,现在你该放心了吧!”
      “他这么放风,是为了快速聚集当地民心,然后好跟着他一起治理都江堰。”
      “同样的道理,就算他是为了向沐英要兵给兵,也是为了快速治理都江堰。”
      “你要知道,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,百年无人打理的水利工程,可不是那点老百姓可以有所作为的。”
      “必须投入大量的兵力!”
      朱元璋听到这里,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      可也在此刻,外面又传来了常侍太监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