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明第一贪官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大明第一贪官 第659节
      “启奏陛下,臣有本要奏!”
      朱元璋看着这个所犯前科,还历历在目的永嘉侯,脑子里也是瞬间就有了一句话。
      “有的人只是看着像是在找死,深思熟虑之后,其实是为了用特立独行的方式办正事。”
      “可有的人,真就是不论怎么深思熟虑,他都是在找死。”
      “既然如此,那咱就成全你好了!”
      “不对,是朕成全你!”
      “......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朱元璋便严肃无比的开口道:“准奏!”
      朱亮祖看似恭敬道:“启奏陛下,臣以为西平侯年纪尚小,还缺乏一些带兵经验,在京城或者江南和北方领兵还行。”
      “但四川民族林立,土司遍地,兵员构成复杂,西平侯恐难当大任!”
      “可陛下已经下令,也不能朝令夕改!”
      “臣想着,臣的犬子朱暹就在蜀中当卫指挥使,犬子乃是随军收复四川之时,留任蜀中。”
      “犬子在蜀中多年,不说经验丰富,但也和当地土司和族长,还算有点交情,在管理地方军务上,可以帮上西平侯的大忙。”
      “臣以为,犬子可以去西平侯身边,当副都指挥使!”
      “一来都是熟人,可以相互照应!”
      “二来,犬子在蜀中的经验,也可为西平侯所用!”
      “......”
      也就在朱亮祖奏报之时,不论是胡惟庸和孔克表他们,又或者是徐达和王保保他们,都看着正在推荐自己儿子的朱亮祖。
      只是双方看着这一幕的眼神,却是一家喜来一家忧!
      胡惟庸皱着眉头,心中骂道:“你推荐就好好推荐,你说什么朱暹一开始就留任蜀中,你又说什么他和各土司族长关系好啊!”
      “简直是,简直是武夫误事啊!”
      与此同时,徐达的眼神却是一个大写的‘稳’字。
      不错,
      在他看来,胡惟庸当年经营在蜀中的‘这颗钉子’,算是彻底的废了。
      其实,当年南征北战到处收复之时,李善长和胡惟庸,就在留任将领之中,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人。
      而在收复四川之后,朱亮祖的长子朱暹,就是他们安插在蜀地的钉子。
      朱暹在当地的所作所为,也是得到了父亲的授意,其实也就是得到了胡惟庸的授意。
      胡惟庸就是要他在当地扎根,就是要他和当地的土司族长搞好关系。
      因为那些蜀地的千户将官,很多本身就是山寨土司。
      而这些千户将官手底下的兵,很多就是本山寨的寨兵。
      这些士兵不仅作战勇猛,甚至还有许多本族的特色功夫。
      这些特色功夫在战场之上,往往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!
      在胡惟庸看来,只要他的人可以牢牢的攥住这一批人,他们的基本盘就很稳。
      可朱元璋是最讨厌拉帮结派的,为了避免地方官和地方将领,从朝廷委派变成‘地头蛇’,他更是三令五申,要求地方官和地方将领,严格遵守流官制度。
      然而在执行的时候,中书省也有有所纰漏,以至于一些人一直连任。
      至于连任的理由,也有很多!
      比如说没有合适的人接任,也或者说事业发展才进展到一半,关键时刻不宜换人!
      在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下,一些地方官和地方将领,就可以合情合理的连任!
      只是这些理由适用在谁的身上,就是他胡惟庸说了算了!
      可再怎么合情合理,也不能一而再,再而三啊!
      洪武四年,朱暹随军灭明夏,平四川,然后就和屯卫在那里的军队一起留任四川。
      现在都洪武十一年快结束了,朱暹自然也迎来了第三个连任。
      朱元璋想不起来就算了,可现在却被朱亮祖提起,他还能忍?
      关键是,这还成为了他推荐儿子的履历资本?
      一想到这里,真就是胡惟庸的眉头皱得有多厉害,徐达的脸上就有多么的淡然。
      也就在二人齐齐看向朱元璋之时,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      当然,谁都知道他的若有所思是在演戏!
      朱元璋看向胡惟庸道:“七年多快八年了,朱暹在蜀中干得怎么样?”
      胡惟庸恭敬道:“启奏陛下,干得还算不错。”
      朱元璋听到这里之后,也是欣慰一笑道:“你们看看,还得是咱的功臣子弟靠谱。”
      “他们深知家里的荣誉和地位来之不易,所以就会努力保住这来之不易的成果。”
      “既然如此,那就不应该留在那远京之地!”
      朱元璋说到这里,胡惟庸和朱亮祖直接就愣住了。
      还不等他们开口说话,朱元璋就再次开口道:“咱的京城宿卫,就需要这样的功臣子弟来坐镇!”
      “传朕旨意,调朱暹回朝,担任京城宿卫千户,划归京卫指挥指挥佥事王保保麾下。”
      紧接着,朱元璋就看向王保保,用叮嘱的语气道:“王爱卿,朕的功臣子弟就交给你了。”
      “不要藏私,多调教调教他们!”
      王保保当即行礼一拜:“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。”
      朱元璋点头后,又继续说道:“你也该升官了,即日起,担任京卫指挥使司,指挥同知,仍归京卫指挥使徐达所辖!”
      不等王保保表示感谢,朱元璋就直接看向朱亮祖道:“亮祖啊,从今天起,你儿子就是朕的身边人,就要为朕这一家大小的安全负责了。”
      “可不要让朕失望啊!”
      “这......”
      所有人的眼里,朱亮祖站在那里,这了半天,却这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      真就是谢恩也不是,不谢恩也不是!
      从明面上来看,远京卫指挥使降阶调任京卫千户,是明降暗升。
      因为正如朱元璋所言,这就是外人变成了自己人,只要在皇帝身边调教一番,将来不论是留京还是外放,都会得到重用。
      可这是针对皇帝想培养的人,才有的结局!
      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他朱元璋从来就没想过培养朱暹。
      也因此,那就是另外一种结局。
      那便是弄到自己的身边看管着,上面不仅压着皇帝,还压着皇帝信赖的徐达和王保保。
      真就是地方上的军事土皇帝,突然就变成穿着皇皮甲胄的阶下囚!
      可就朱元璋这话来说,他又不敢拒绝。
      是啊!
      皇帝出于信赖,让他为自己一家老小的安全负责,这是天大的殊荣。
      要是还敢拒绝的,紧接着就是一个‘大不敬之罪’扣脑袋上。
      想到这里,胡惟庸那看向朱元璋的余光之中,朱元璋不仅目光深邃,嘴角还有一抹很想掩藏,但却没有藏住的贱笑。
      “陛下以前不这样啊?”
      “陛下虽然人比较阴险,但说话却不会这么阴险啊?”
      “说得那么无懈可击,说得那么的好听,却尽是阴谋诡计,这跟谁学的?”
      “叶青......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胡惟庸直接就想到了那个,让他一想就牙疼的名字。
      而此刻,朱元璋的内心深处,也十分的暗爽。
      他看着站在那里,皮笑肉不笑还不敢不笑的朱亮祖,只觉得自己偷师成功了。
      “不得不说,用叶青的说话方式,和处事方法来说话处事,就是有效而又舒爽。”
      “这种让别人明知自己要使坏,还不得不皮笑肉不笑的表示感谢的说话处事方式,就是有一种‘损人利己’的爽感!”
      “不错,非常的不错......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朱元璋就再也难掩藏心中喜悦之情了。
      他笑着点了点头后,又故作严肃道:“怎么,朕对你儿子还不够好吗?”
      “你问问在场所有人,朕对他儿子好不好?”
      说着,他又看向满朝文武道:“说话呀!”
      “一个个的,该说的时候不说,不该说的时候使劲说!”
      文武百官见皇帝都这么明显的暗示了,哪里还有不配合的道理?
      霎时间,整个奉天殿内,都回荡着‘好’字,或者与‘好’字相关的词句。
      就连手持金瓜的金瓜武士,也跟着叫起了好。
      只是有的人在叫好之时,脸上明目张胆的写着‘幸灾乐祸’。
      王保保就是叫好又激烈,还脸上尽是‘幸灾乐祸’的代表!
      当然,也有在叫好的同时,脸上写满‘无奈堆笑’的人。
      孔克表就是叫好又生硬,还脸上尽是‘无奈堆笑’的代表!
      也就在此刻,胡惟庸直接就用眼神示意朱亮祖,赶紧叩谢圣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