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
"刚看到。"我端着咖啡走向客厅,"你那边怎么样?"
"董事会炸锅了。"她的声音出奇地冷静,"裴言澈正在灭火。你呢?"
"医院估计也差不多。"我揉了揉太阳穴,"需要我过去吗?"
"不用。"她顿了顿,"不过...中午能一起吃饭吗?我让青梨订了私人包厢。"
挂断电话后,我快速冲了个澡,换上深灰色西装。镜子里的女人银灰短发,眼角已有细纹,但眼神依然锐利。五十岁的我,和三十出头的沈明溪——这个年龄差在私人空间里无关紧要,但一旦暴露在公众视野,立刻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医院走廊上,同事们的目光如影随形。有好奇的,有担忧的,也有不赞同的。刚进办公室,季云华就闯了进来,手里挥舞着一份报纸。
"老唐!这下你可出名了!"
"闭嘴。"我瞪了他一眼,"伦理委员会那边有动静吗?"
"暂时没有。"季云华放下报纸,难得正经起来,"不过院长可能会找你谈话。毕竟为亲密关系人做手术这事..."
"当时是紧急情况。"我打断他,"而且我申报过。"
"我知道,我知道。"他举手投降,"需要我作证随时说。"
一上午的门诊,我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处理每位患者,但手机不断震动——媒体询问、同事关心、甚至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也发来"慰问"。最糟糕的是十点半收到的院办通知:下午三点,伦理委员会召开临时会议。
中午十二点半,我按约定来到餐厅。这是一家隐秘的日料店,姜青梨在门口等我,带我穿过曲折的走廊,来到最里面的包厢。
沈明溪已经坐在那里,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。她穿着白色高领毛衣和黑色西装裤,珍珠耳坠在鬓边闪烁,看起来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日的优雅干练。只有我注意到她眼下淡淡的青色——昨晚肯定熬夜了。
"媒体狂欢节。"她抬头对我苦笑,推过来一杯冰镇柠檬水,"十一家报纸,六家财经媒体,三个电视台在报道我们。"
我在她身边坐下,接过水杯一饮而尽:"董事会怎么样?"
"分成三派。"她掰着手指数,"保守派要求我'慎重考虑个人行为对公司影响';中立派观望;支持派以裴言澈为首,认为这是我的私事。"
"医院下午要开伦理委员会。"我告诉她,"可能会有些限制措施。"
沈明溪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,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:"我们得主动出击。"
"什么意思?"
"召开记者会。"她直视我的眼睛,"公开我们的关系,回应所有质疑。"
我皱眉:"你确定?这可能会让澜庭股价..."
"股价已经跌了5%。"她冷静地说,"但隐藏只会让猜测更疯狂。唐子潇,我们没什么可羞耻的。"
阳光透过竹帘的缝隙洒在她脸上,勾勒出她坚定的轮廓。三十二岁的沈明溪早已不是那个在哈佛医务室里害羞的女学生,而是经历过商场沉浮的成熟女性。
"好。"我最终点头,"但必须等伦理委员会的结果出来。我是医生,首先得遵守职业规范。"
沈明溪微笑,伸手整理我的领带:"这就是我爱你的原因之一。永远把职业操守放在第一位。"
午餐后,我直接去了院长办公室。伦理委员会的五位成员已经就座,气氛凝重得像要审判什么重大案件。
"唐主任,"院长开门见山,"今天《财经晨报》的报道,你有什么要说的吗?"
我挺直腰背,声音平稳:"报道有多处失实。首先,我和沈明溪女士的关系始于十年前,远早于她成为我的患者;其次,这次手术是在紧急情况下,由我主刀是因为我最熟悉她的病情;最后,术前我已向医务科报备过特殊情况。"
"但医患恋爱关系确实违反伦理准则。"一位老教授皱眉道。
"我们不是医患恋爱。"我纠正,"是曾经的情侣关系在分手两年后重新开始。她现在不是我的患者,而是未婚妻。"
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。院长翻看着我提交的材料,最终抬头:"委员会需要时间讨论。在此之前,你暂停所有门诊和手术,可以吗?"
"可以。"我站起身,"但我希望委员会考虑一点:医生也是人,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。"
走出行政楼,秋日的阳光刺得我眼睛发疼。手机震动,是沈明溪发来的消息:「刚结束董事会。决定:明天上午十点,澜庭大厦一楼会议厅,联合记者会。你ok吗?」
我深吸一口气,回复:「等我二十分钟,当面说。」
沈明溪的办公室在澜庭大厦58层,视野开阔得能俯瞰半个北京城。推门进去时,她正站在落地窗前打电话,背影纤细而挺拔。
"...不,声明稿我自己写...对,邀请所有主流媒体...不设提问限制..."她转身看到我,眼睛一亮,"就这样,有变动再通知。"
挂断电话,她快步走过来:"伦理委员会怎么说?"
"暂停执业,等最终决定。"我尽量轻描淡写,"不过正好有时间准备记者会。"
沈明溪的眉头紧锁:"这不公平!"
"程序如此。"我走到窗前,与她并肩而立,"明天记者会,你想好怎么说了吗?"
"实话实说。"她仰头看我,"我们的相遇,分离,重逢。不需要掩饰什么。"
我沉默了一会儿:"可能会影响澜庭的形象。"
"那就改变形象。"她坚定地说,"从'商界月光女神'变成'有血有肉的真实女性',有什么不好?"
夕阳透过落地窗洒进来,为她镀上一层金边。我忍不住伸手抚摸她的脸颊:"你确定要这么做?"
"从未如此确定过。"她覆上我的手,"唐子潇,我们浪费了两年时间。我不想再躲躲藏藏了。"
当晚,我们熬夜准备记者会内容。沈明溪负责商业角度的回应,我则准备医学伦理的解释。凌晨三点,我们累倒在沙发上,她靠在我肩头,手指无意识地玩着我的衣扣。
"害怕吗?"她轻声问。
"面对记者?不。"我吻了吻她的发顶,"失去你才可怕。"
她仰头看我,黑眼睛里映着窗外的城市灯火:"明天之后,全世界都会知道唐子潇医生爱上了一个小她十八岁的女孩。"
"更正,"我微笑,"是一个小她十八岁的、聪明勇敢美丽的女性。"
记者会现场比想象的还要拥挤。澜庭大厦一楼的会议厅里挤满了记者,摄像机、闪光灯、录音笔组成一片金属森林。我和沈明溪并肩坐在长桌后,面前是成排的话筒。
沈明溪穿着米色西装套裙,珍珠项链衬得肤色如玉;我则选择了惯常的深灰西装,银灰短发一丝不苟。我们看起来像是两个世界的人——除了无名指上同款的铂金戒指。
裴言澈作为主持人简短开场后,沈明溪首先发言。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,简要介绍了我们的相识过程,强调关系开始于她成为我的患者之前。当谈到分手和重逢时,她的声音微微颤抖,但很快恢复平静。
"...爱情没有商业计划书,也不遵循世俗的时间表。"她直视摄像机,"我三十二岁,唐医生五十岁,这改变不了我们相爱的事实。"
轮到我时,闪光灯更加密集。我冷静地解释了手术决定的医学依据,强调紧急情况下由最熟悉病情的医生主刀符合医疗原则。
"作为医生,我始终将职业操守放在首位。"我声音沉稳,"作为普通人,我也有权追求幸福。这两者并不矛盾。"
提问环节,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核心:"唐医生,您不认为与年轻这么多的患者恋爱有违职业道德吗?"
"首先,沈明溪女士现在不是我的患者。"我平静地回应,"其次,如果年龄差是问题,那么男医生娶年轻女患者的例子比比皆是,为何无人质疑?"
会场一阵骚动。沈明溪接过话筒:"补充一点,澜庭将成立心脏病专项基金,资助贫困患者手术。我和唐医生都会参与,但医疗决策将由独立团队做出,确保专业性。"
这个突如其来的宣布让记者们纷纷记录。我惊讶地看了沈明溪一眼——她昨晚根本没提这个计划。她悄悄捏了捏我的手,示意我放心。
"沈董事长,"一位女记者提问,"有人担心您的健康状况会影响澜庭运营,您如何回应?"
"我的手术很成功,恢复良好。"沈明溪微笑,"事实上,这次经历让我更加重视企业健康管理。澜庭将推出员工健康计划,这反而让公司更强大。"
"两位有结婚计划吗?"一个年轻记者大胆提问。
沈明溪看向我,眼中有掩不住的笑意:"这要问唐医生。"
我直视提问的记者:"是的。具体日期未定,但一定会邀请各位。"
记者会持续了一小时,结束时我和沈明溪的手紧紧相握。闪光灯记录下这一刻——五十岁的资深医生和三十二岁的商界精英,在舆论风暴中毫不退缩。